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甫舉起,又不自覺放下

文/莫說

高中的時候,常常和N沒來由地浸在圖書館裡面,當著灰僕僕的書櫃找阿找的,看到扣人的書名或簡介都會翻開來讀個幾頁,試著在舊黃斑駁的扉頁,尋找令人窒息半晌的洗鍊文字。散文的奇妙在於隨興。架構可以鬆散、可以輕鬆、主題可以任意,也因此書寫容易,但要寫進生命、生活又是另一番風景。而那些脫穎而出的作品,像極了神遺落凡間的字句,讓人拾起初讀的瞬間,會不自覺地放下、沉澱,在渴望和不捨的矛盾情緒裡躊躇著下個方向。當下看完或是就此打住,唯恐下一本書,沒有同樣令人驚豔的質量。每當在古樸的圖書館裡翻出這麼一本書,我們通常會彼此分著看,偶爾也會像小孩爭糖般吵起來,但最後一定是或笑或哭的結束與這本書的關係,翻開共享的本子,臨摹讀後學會的字句。最後,再一次地走回書堆,尋找、期待下一個奇蹟的到來。

上了大學,餘留的只剩當初在圖書館兩人共同找書的回憶。那些書、那些作家,像神蹟一般的字句與生活感動,就這樣被我們各自帶上。當初因為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而相互建立的習性,讓我們在道別的時刻,在對方生命的門沿畫上一筆,祝賀彼此的成長,也因此,才真正體會到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兒時分不出的別離,大學則在腦門上惡狠狠地敲了個警鐘,醒醒吧!這才是人生。大家不再彼此親近,不像國小、國中,從左邊的小學校換到右邊的大學校那樣的輕鬆,大家失散了。儘管不像古代的失聯及遙遠,但坐在網路、手機前,擁有的卻是用新同學、新交情也填不回的寂寞,那樣的蒼涼活像在岸邊聽著海風,撲簌簌地捎來遠方的訊息,卻無論如何都聽不清,有的是海水過於沉重的鹹味而已。

這樣的感覺,在某位高中同學的喪禮上又更趨明顯。我能感受有人在生命敲上一個洞,任憑風聲灌入。在那洞口,我側耳傾聽,想要聽出什麼端倪,令人遺憾的,它終究是如此意味深長與悠遠,沒有任何洗鍊的字句、沒有任何情緒或隱喻。就這樣不死心地坐著、聽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回過神。我們是這樣的活了下來,繼續過日子,強顏歡笑的面對彼此,一日復一日。在沒有他的場所裡。
最近看到一句話:「人生是要時常練習說再見的。」遺憾的是,我常常練習不夠就被迫上場,在聚光燈下活像個小丑無所適從,所以我常選擇無聲、緘默的離去。因為,看過卓別林戲碼的人都知道,人生有的不只是黑白而已,還有那些甫拾起就再也放不下的沉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