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IY達人
在台灣,性/別議題一直是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空氣一般親密,卻又難以覺察的存在。當我們談到關於「性」的議題時,時常是難以啟齒,甚至感覺到羞恥、難堪。「性」在台灣當代社會的公共空間當中一直被作為一項禁忌的議題,每當「性」這項話題顯現或隱晦(公開談性,又或者是帶有性暗示的事物)在人事物當中的公共空間時,便似乎碰觸人們最為敏感的神經,並開始大肆地批判「性」的存在與論述。從火車趴事件,到高捷外套事件,又或是在教育上,爭議性極大的多元性別教育課程,當中所衍伸出來的像「白斬雞」新聞[1]、《水樣青春》爭議[2]等等,甚至是最近多元成家的各種立場,都一再顯示了台灣民眾對於「性」出現在公共空間以及論述的恐懼以及不安的情緒。
但為什麼很多人會普遍存在這種性恐懼呢?何春蕤在〈情感嬌貴化:變化中的台灣性佈局〉當中提到,台灣在戒嚴時期,國民黨與中共的緊張關係(八二三炮戰等),以及政府在外交上面的挫敗(退出聯合國等),持續在人民當中產生不安以及不確定感。不過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經濟方面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下的服務與消費文化在台灣社會當中,持續地相互操練與冶煉,因此形成了自持而獨立的新人格氣質,對於未來也充滿了期盼。這種對於未來的信心與期望,相較於這種國族定位不明的焦慮,在解嚴之後如同雨後春筍般的社會力以及民主化過程當中,逐漸相互交織,堆疊出一個自滿自豪的公民身分想像。此外何春蕤也認為,台灣本土發展與全球化過程交互作用所形成的新階層政治,它不但鞏固了尊貴世界公民心態,也提供了具體揮灑的空間。
這樣的心態在經濟(台灣列為亞洲四小龍等)、文化等層面得到實踐和首肯,在政治上又持續受到逐漸高漲的本土認同所鼓舞。台灣的「公民」期待被尊崇、被尊重,因此對文明化的行為舉止形成高度要求(像是在火車、捷運、博物館等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買東西要排隊又或者是講話要有「氣質」等等),對自我邊界的維護也轉為嚴峻,但卻也暗示了這樣的主體是十分嬌貴,容易受到驚嚇,無法處理挑逗敏感神經的事物。因此循著何春蕤的脈絡回到性的層面,我們可以理解成「性恐懼」的產生,是由於性在台灣公共空間出現普遍所引發的尷尬、羞恥、難堪等情緒,因為性的逐漸開放挑逗到尊貴公民的敏感神經,並轉化為尊貴主體出於嬌貴的無力感所相應而生的驚恐、焦慮、厭惡、憤怒、仇恨與義憤。透過媒體習慣將情感導向公開的道德表態操作方式,面對社會多元化的趨勢,尊貴的公民被提醒有越來越多不能理解或承受的性現象和性趨勢出現,需公開表態譴責,藉由輿論來要求國家機器藉由制度,來處罰、壓抑,甚至立法來規範「性」,以便共同捍衛尊貴公民的「核心價值」,整治「性」為台灣社會帶來的亂象與態勢,才可能保護嬌貴的主體不致受害。
台灣民眾的「性恐懼」似乎反映了台灣民眾潛意識地預期「性」對於危害與侵犯公共空間,顯示台灣主流社會文化的嬌貴性格,也意味著台灣民眾需要對於性的再認識與再教育。因此解嚴以來,台灣的性權女性主義派一直持續地在推動「性解放」的運動上不餘遺力,然而近期我們卻看到多元成家的反對方卻將這樣的名詞,用同志大遊行的的部分活動畫面,來試圖抹黑、誤導台灣民眾對於性解放的想像,甚至引發民眾的性恐懼,來達到反對的目的[3]。然而究竟「性解放」其真正的意涵究竟為何呢?
一般對於性的詮釋與討論通常都著重在生物、道德性,而忽略、避談性平等、性正義、性壓迫等等「政治化」的層面,因此這樣「去政治化」的方式,往往使得對於「性解放」的理解只侷限在性開放、濫交、釋放性慾的同義詞上,但「解放」一詞簡單來說,是為了啟蒙除魅與民主平等,是充滿知識性與政治性。也因此「性解放」的核心價值,是「性的理性啟蒙除魅」(epistemological)與「性的民主平等正義」(political)兩大要素。前者是將性從宗教和傳統的蒙昧忌諱解放出來,進入公共論壇來將「性」作理性的科學與道德討論,重新詮釋宗教與傳統對於「性」的理解與束縛,而後者則是將「性」從剝削、不平等、壓迫的權力關係解放出來。在整個人類歷史文化當中,都存在著因為「性」而導致的壓迫和歧視,而造成在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文化等資源和物質利益上分配的不平等或階層化。人們不應該再因「性」而被分成不同的價值與權力階層,並遭到壓迫或歧視,也不應該因自身的性向(如性偏好、性取向、性生活方式、性實踐、性身分)而造成在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文化等資源和物質利益上分配的不平等。因此「性解放」簡單來說,除了將「性」從原本宗教與傳統的禁忌與觀點劃分出來,並以理性的角度來做科學與道德的討論外,另一部分也在試圖去爭取性的平等與正義。
從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台灣社會如何建構出「尊貴」公民的身分,並醞釀與形塑害怕受到挑逗的嬌貴心態,也反映了「性」在台灣公共論述當中一直是在檯面下不能被拿出來討論的事物,因此期望透過「性解放」的概念,讓台灣民眾重新去以理性的方式來討論「性」在台灣社會當中的重要性。「性」不再是一個讓人感到羞恥、難堪,甚至感到恐懼的東西,能夠自然流露,成為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討論的事物,而「性」也不再是壓迫人、剝奪人權利的事物。
後記:
關於「性解放」的解釋,在性別研究上面有更多詳盡的解釋與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或到圖書館查詢更多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