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校園中的@@文化

/ JX

我想,就算是畢業多年之後,校園中的@@文化依舊會是我無法忘懷的一段記憶。
@@,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名詞,在社會上總是不斷地被討論著。儘管如此,人們對於@@本身 被人類創造出的價值 會讓人上癮無法自拔的兩種既定印象,卻都存在相同的共識。儘管我總是無法明確地指出這個文化從何時開始,但自己在那時卻不自覺地浸入其中。
忘記從哪一年開始,身邊的同學便漸漸透過各種管道取得@@,並且開始在生活中享受其中。起初我們並不以為意,畢竟@@存在的本身也有其價值,我總是天真地認為,僅有一些道德潔癖的人才會加以禁止。然而,這股風潮卻在沒意識間植入生活。沒多久後,接觸@@的人開始嚴重上癮。從寢室到教室,從課餘時間到念書時間,大家開始把原本的生活放在一邊。上課、吃飯、等車、最後甚至連走路及開車的時間都不停地享受@@
大量的@@需求也造成了新的商業文化,校園中大家的話題都圍繞著它,坊間也不乏出現種種新的形象與行銷手法。漸漸地,需求越來越大,人們總是不自滿地想要一次又一次嘗試著新的@@,以讓@@製造商能操作這樣的話題賺取更多的利潤。人們開始不再僅是為了@@本身的用途,而在於享受那些衍生出的社會地位。
然而,@@文化製造風潮,卻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的原創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將成品的製造交由下游。下游公司為@@原創公司製造成品,而原創公司則專心經營品牌,不斷維持著它的形象並推出許多花俏的新產品。不過原創公司為了賺更多錢,努力壓低為它代工的下游公司成本。而下游公司也不會因此忍氣吞聲,為了讓公司有更大的利潤,便使勁手法,降低員工成本所需的開銷。
某些左派的知識份子總是想為不斷加班的員工爭取更多權益,卻從來沒有想要解決@@在校園文化中帶來的上癮問題。然而,這是一個層與層的關係,從員工到下游公司,從下游公司到原創公司,改變並沒有想像容易。當然,也有學者提出見解,認為@@文化與中國過去的被傾銷的鴉片有許多雷同之處。英國為了賺中國更多的錢,讓中國人對鴉片上癮,以讓鴉片能傾銷中國,取得更多經濟的利益與控制。因此,他們認為,員工超時工作應該由原創公司的部分開始處理。
不過學者終究只是學者,他並不曉得,當時禁菸的命令一下,抗議的人除了賣鴉片的英國人外,還有中國廣大的鴉片上癮者。而今日的校園更加可悲,許多為員工爭取權益的知識份子,都是@@的重度使用者。白天為經濟貿易發聲,晚上不斷買新的@@,使原創廠商有更多製造出新產品的需求,能有急迫性的理由要求下游公司為他趕出新@@
綜觀各種想法後,知識份子喊出了產業升級的口號,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下游公司繼續被剝削。然而產業升級需要技術也需要更高更遠的前瞻眼光,他們會晤了產業界的經營者,希望能夠由廠商帶頭轉型。
大家對於每年推出新的@@需要那麼大,我們就算被剝削還是可以以量取勝。況且政府對我們的補助那麼寬裕,我們沒虧錢沒事為什麼要轉型?”經營者這麼說。
知識份子手中無權無技術,而自己更是@@重度使用者,摸摸鼻子也只能將這個議題擺放一邊,繼續把槍口對著社會與政府。這一切都是社會所造成的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